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25.后遗性,后遗的,后遗地deferred action,deferred (形容词)
题记:生理学的意义是由于人类成熟期较长,心理发展要经历不断的重组,达到适应环境,这个重组就是对过往“不愿意承认事件”的整合,比如儿时的经历,在儿时没有表现为创伤,直到到了某一时刻,原来的事件具有了创伤的作用。--
—(青岛晨曦心灵驿站注释)
佛洛伊德在有关精神时间性及因果关系的概念上经常使用的词汇。指以前的经验、印象、记忆痕迹,后来将会依据新的经验,以及因为进入另一阶段的发展,而被重塑。如此一来,它们会同时被赋予一个新的意义以及一种精神效力。
佛洛伊德经常反复地使用nachträglich (后遗的)一词,并且予以强调;而这个词汇的名词形式Nachträglichkeit (后遗性)也出现得很早。这表示,尽管佛洛伊德并未予以定义更未赋予它一个整体的理论,但对他而言,“后遗性”这个观念属于他概念体系中的一部分。贾克•拉岗(Jacques Lacan)的贡献正是在于他引起人们对该词重要性的注意。此外,关于这个词汇,由于法文和英文对佛洛伊德的翻译都未采用单一的对应译词,以致令人无法辨识该词的用法。
我们在此无意提出一种后遗性的理论,只简要地强调这个词汇在佛洛伊德精神时间性与因果关系概念上的意义与重要性。
1.首先,这个观念不容许一种概约化的诠释:将精神分析的主体历史观念化约为一种只考虑过往对现在的作用之线性决定论。人们经常批评精神分析将人类所有行为与欲望都化约为儿童期的过往,并且随着精神分析的发展,这个倾向日趋严重;精神分析师们不断地回到更早的过往事件,对他们而言,
人的命运在生命最初几个月内,甚至在子宫内,就已决定……。
然而,佛洛伊德一开始便指出,主体会后遗地重塑其过往事件,并且正是这种重塑赋予了过往的事件一个意义,甚至一种效力或致病力量。在一封1896年12 月6 日致弗利斯(Fliess)的信中,佛洛伊德写道:“我正在研究一种假设:我们的精神机制是由许多层理所构成,当中现存的记忆痕迹材料有时会依照新的处境受到重组,一种重新铭记”。【《精神分析起源》】
2.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某些看法,认为精神分析中出现的所有现象均处于一种回溯性、甚至是回溯性错觉的影响之下。例如容格(Jung)便论及回溯性幻想(Zurückphantasieren):据他所言,成人会在幻想中重新诠释其过往,而这些幻想同样也构成他当前问题的象征性表达。在这个概念上,对主体而言,重新诠释是一种借着遁入想象的过往以逃避当前“现实要求”的方法。
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后遗性的观念也可能呼应着哲学上所强调,而后被不同的存在精神分析流派所沿用的一种时间观念:即,意识会依照其“计划”(projet),透过不断的意义重塑来建构其过往。
*:相较之下,佛洛伊德的后遗性概念似乎更为精确;其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并非整个实际体验会被重塑,而是只有某些在经历时未能完全被整合入一个具义脉络的事件会选择性地受到重塑。创伤性事件便是这种体验的典范。
2.后遗性重塑会受到某些事件、情境的突发或是器质组织的成熟所催化。这些事件、情境或器质组织的成熟,使得主体得以进入一个新类型的意义(significations),并对其先前的经验重新加工。
3.由于人类身上性的发展含有时间上的差距,因此特别易使后遗性现象产生。
佛洛伊德在许多使用到“后遗的”(nachträglich)一词的文章中,阐明上述这些观点;特别是以下两篇:
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当佛洛伊德研究歇斯底里的抑制时,他自问为何抑制会特别针对性?他举例说明抑制预设了在时间序列上完全分隔的两个事件。时间上的第一个事件是由一个性场景所构成(被成人诱惑),但对儿童而言,这个事件并没有性的涵意。第二个事件与第一个事件有一定的模拟性,可能是表面的,但这一次,由于其间青春期的到来,性情绪可能会被引起。主体有意识地联系于第二个事件上的这个性情绪,事实上是由第一个事件的记忆所引起。自我在此无法采取正常的防御(例如,透过注意力的方式来回避)来对抗这个造成不快的性情感:“注意力被导向知觉,后者通常是使不快感释放的机会。[然而]在此,并非知觉,而是记忆痕迹毫无预警地释放出不快感,当自我察觉到时,为时已晚”。自我于是采取抑制:一种“病态防御”模式,在其中自我的运作是依照原过程。
可见,抑制在此的一般条件是“青春期延迟”;根据佛洛伊德,这是人类性的特征:“所有的青少年都有某些只有在真正的性感觉出现时才会理解的记忆痕迹”。青春期延迟使身后的(posthume)原过程成为可能。
就这个角度而言,只有第二个场景才会赋予第一场景致病的效力:“一个受到抑制的记忆,是后遗地才成为创伤”。因此,后遗性的观念与佛洛伊德最早对防御观念的研究——诱惑理论*——有密切关系。
人们可能质疑,佛洛伊德稍后发现的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恐怕使这个概念失去其所有价值。对此种质疑最好的答复是《狼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同一种后遗过程一再被援引,但时间则挪前到童年的最初几年。这个后遗过程,是佛洛伊德分析狼人致病的梦以及这个梦与原初场景*的关系的重心:狼人“……在四岁作这个梦的时候[才了解性交] ,而不是在他看到性交时。直到作这个梦的时期,由于其成长、性刺激(sexuelle Erregung) 以及他对性的摸索,他才后遗地了解一岁半时所接收的那些印象”。在这个儿童神经症的病史上,正如佛洛伊德所言,梦是引发恐惧症的时机,“……这个梦,赋予了对性交的观察一种后遗的效力”。
佛洛伊德在1917年对“狼人”的观察报告增补了两篇长论,在其中他显得为容格回溯性幻想的命题所撼动。他承认,由于在分析中原初场景是一种重建的结果,因此这种场景非常可能是主体自己建构出来的。虽然如此,他仍然坚持知觉至少提供了迹象,就算只是狗在交配……。然而,特别是当他显得不再强烈主张以这个现实基础——如此脆弱禁不起查证——作为根据时,他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原初幻想——一种此-中(en-deçà);一种最终奠基幻想的结构,同时超验于个体的体验与想象物(见:原初幻想)。
*:上述我们讨论的文章均显示,佛洛伊德Nachträglich 的概念不可被化约为一种“延后的行动”的观念(若后者被理解为一种可变的时间间隔,其起因为一种刺激与反应间之和[sommation]的效应)。但英译《标准版》(StandardEdition)中有时采用deferred action 这个翻译,便可能造成这样的解释。《标准版》的编者所根据的是《歇斯底里研究》中的一段话,其中,关于滞留型歇斯底里*,佛洛伊德提到,在某个时期“后遗地消除累积创伤”。在此,后遗表面上可能被理解成是一个延迟的卸除,然而对佛洛伊德而言,这是一种真正的加工,一种“记忆的工作”;它不是单纯地卸除累积的紧张,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心理运作:“她[病患]每天都重新经历每个印象,为之流泪并自我安慰,可说像是在聊以遣时……”。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透过后遗性的观念来澄清弭除反应*的观念,而非把后遗性化约成一种狭义经济论的弭除反应理论。
上一篇:
精神分析词汇 24.精神装置psychic或mental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