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心理咨询:精神分析词汇 43. 自恋型对象选择 narcissistic obj

晨曦小编 | 点击:256 | 2018-04-16 21:07:58
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
43. 自恋型对象选择 narcissistic object choice
题记:以自己的特征或意象选择爱恋对象,这里主体是相对于自身以为对象而言的--—(青岛晨曦心灵驿站注释)
 
以主体对其自身之关系为模型所操作的对象选择类型,在其中对象代表主体本身的某个面向。
某些主体,特别是同性恋者,“……以其自身为模型……来选择其爱恋对象”这个事实的发现对佛洛伊德而言是“迫使我们接受自恋假设的最有力动机”。自恋型对象选择之所以对立于依附型对象选择*,正是在于前者不是事先存在之对象关系的复制,而是以主体对其自身的关系为模型的一种对象关系的形成。在其最初自恋理论推研中,佛洛伊德认为同性恋自恋型选择是引导主体由自恋到异性恋的一个阶段:儿童最初选择的是生殖器官类似其生殖器的对象。【参阅:FREUD(《关于一自传式撰述的妄想症病例之精神分析评注》】
然而,即便在同性恋的例子中,自恋型选择的概念就已不简单:对象是以主体过去曾经是的幼童或青少年为模型而被选择,主体并且认同曾经照顾过他的母亲。【参阅: FREUD《达文西的一段童年回忆》(达芬奇的童年回忆-青岛晨曦心灵驿站注释)
在《自恋导论》中,佛洛伊德扩大自恋型选择的观念,并提出下表:
“人们爱:
“……依据自恋类型,
“a)他们现在是的人(自己) ;
“b)他们曾经是的人;
“C)他们想要成为的人;
“d)以及曾经是自己的一部分的人”。
这些标题涵盖了相当不同的现象。在前三个情况下,所涉及的是一种类似主体自身的对象选择,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一方面,作为选择模型的是一影像或理想,另一方面,被选对象与模型间的相似性可能极为片面,甚至只是约略的几个偏爱特征。在标题d)中,佛洛伊德针对的是母亲对过去曾是其“自己个人之一部分”的小孩所怀有的自恋爱。此处的情况非常不同,因为被选对象并不类似主体自身的统一性,而是那使主体能够重新找回、重建其失去之统一性的人。
在《自恋导论》中,佛洛伊德将较常以依附形式执行的男人之对象选择,以及女人之对象选择(较常为自恋形式)两者彼此对立。然而他也指出,这只不过是一种概要性的对立,此外“对所有人而言,对象选择的两条路皆是开放的”。
选择的两种类型因此真有纯粹的理想性质,两者可能更替、或在个别情况下结合在一起。
然而令人怀疑人们是否真能将,即便是理想类型的,自恋型选择与依附型选择两者相互对立。佛洛伊德将“依附型的完全对象爱恋”视为“显著的性高估,它必然来自于儿童的原自恋,所以相当于将这自恋传会到性对象上”。相反地,佛洛伊德也描述了“自恋女人”的例子,她们“……严格地说,以类似男人爱她们的强度只爱她们自己。此外,她们的需求不在于爱,而是被爱,那些能满足此一条件的男人才能取悦她们”。人们或许会问,在这个被描述成自恋的例子中,主体不正企图复制儿童对哺育母亲间的关系,而此种关系被佛洛伊德定义为依附型选择。

上一篇:精神分析词汇 42.对象选择object-choice
下一篇:精神分析词汇 44. 依附型对象选择anaclitictyp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