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心理咨询:阳具阶段phallicstage (或phase)

晨曦小编 | 点击:334 | 2018-11-21 22:23:48
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
阳具阶段phallicstage (或phase)
继口唇、肛门等阶段之后的儿童期力比多组织阶段,其特征为各股部分欲力在生殖器官主导下统合,但青春期生殖组织则不再如此。在此阶段中的儿童,无论男女,只知道唯一生殖器官:雄性器官,性别的对立等于阳具/阉割的对立。阳具阶段对应于伊底帕斯情结的巅峰期与衰退;此时最显著的是阉割情结。
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阳具阶段(α)属于晚期的观念,因为它直到1923 年(《儿童期生殖组织》)才明显出现。此观念的基础在于佛洛伊德有关力比多前后各组织模式观念的演变,以及他对于阳具至上的观点。为明确阐述,我们将区分这两条思想路线:
1.关于第一点,我们知道佛洛伊德首先(1905年)认为儿童性(sexualitéinfantile)缺乏组织,因此与后青春期的性对立:只有随着青春期到来,生殖带至上确定之后,儿童才会脱离部分欲力的无序状态。而肛门、口唇等前生殖组织的引进(1913 ,1915 年),间接地质疑了到目前为止一直移归为生殖带所拥有之组织力比多的优位性;但它们仍只是所谓完备组织的“雏形与前驱阶段”,“部分欲力的汇集与对于生殖器官至上的服从并未完成,或仍然十分不完备”。当佛洛伊德引进阳具期观念时,他承认从童年开始真正的性组织即已存在,且非常接近成人的组织。“……它已可被冠以生殖之名,其中已出现一性对象,且性倾向某种程度地聚集于此对象之上;但它与性成熟之最终组织在一主要关键上有所差异:实际上它只知道唯一生殖器官:雄性器官”。
2.阳具至上的观念早在1923年以前的著述中便已初具征兆。从《性学三论》一书开始,我们可见到以下两个命题:
a)力比多“无论在男人或女人身上均属男性性质”;
b)“女童身上主导的动情带位于阴蒂,后者相当于雄性的生殖带(龟头)”。
使阉割情结观念得以提出的“小汉斯”之分析,强调对男童而言的两种选择:拥有阳具或阉割。最后,《论儿童性理论》一文虽如《性学三论》均从男童的角度来考虑性的问题,但亦强调小女孩对阴茎的特殊重视、对它的羡嫉,以及相对于小男孩而言,她所感到的伤害。
*:佛洛伊德关于阳具期概念的要点见于以下三篇文章:《儿童期生殖组织》,《伊底帕斯情结之没落》以及《性的解剖学差异之若干精神结果》。简要地说,根据佛洛伊德,阳具期具有以下特征:
1.就发生学观点而言,主导肛门阶段之主动性/被动性“对立偶”,转变为阳具/阉割对立偶。而男性性质/女性性质的对立,则直到青春期才建立。
2.就与伊底帕斯情结的关系而言,阳具期的存在具有一重要角色:实际上,伊底帕斯的衰退(就男童而言)受阉割威胁所制约,此威胁的效力,一方面来自男童对自己阴茎的自恋重视,另一方面则来自他对女童没有阴茎的发现(见:阉割情结)。
3.女童身上亦存在一种阳具组织。对性别差异的发现引发阴茎羡嫉;就与双亲关系的观点而言,将导致对母亲的不满,因为她未给予小孩阴茎,并且选择父亲作为爱恋对象,因为他可以给予阴茎或其象征性对等物——婴孩。因此女童与男童的演化并非对称(佛洛伊德认为,小女孩并不认识阴道):二者重心均集中于阳具器官。
在精神分析史上,阳具期的意义——主要是女童的阳具期——曾引起重要讨论。某些论者(卡伦?霍尔奈[K. Horney],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厄尼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因认为女童身上自始便有已是特定的性感觉存在(特别是对阴道腔的原初直觉认识),以致他们认为阳具期只是一种具防御特征的次级形成物。
(α)我们亦可称为阳具期(phase phallique)或阳具位态(position phallique),这些词汇所强调的是一种整合入伊底帕斯辩证的交互主体时期,而非一个严格意义的力比多发展阶段。

上一篇:肛门-施虐阶段anal-sadistic stage
下一篇:超我super-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