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心理咨询:精神分析词汇 45. 对象分裂splittingof the object

晨曦小编 | 点击:325 | 2018-04-16 21:11:01
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
45. 对象分裂splittingof the object
题记:因分裂而有意识的形成,或者意识就是自身内在的否定,这点上说克莱因是超越的!
梅兰妮克莱因提出儿童发展的两个位置偏执分裂位和躁郁位。注重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断时给与象征的解释,最终会涉及到性的内容,以是否可以继续进行游戏为考评。如何来评价,我的观点是:第一:克莱因的信念坚定孩子什么诠释都能懂,而不是不懂或听不懂,这样孩子就走在了前面。第二,辩证的思想,这点如果读哲学就会明白,这一点是适应的最高境界,弗洛伊德在后期的思想也不断的设立理论中的对立偶,而卡莱茵一开始就设立了对立。这种信念是非常超越的。也同哲学家对意识的起源所做的设想不谋而合。就像海德格尔的一本书名,从本有而来。。--—(青岛晨曦心灵驿站注释)
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所描述的机制;她认为这是对抗焦虑之最原始防御机制:性欲欲力与破坏欲力所针对的对象被分裂为“好”对象与“坏”对象,这些对象之后在内摄和投射的运作中各有相对独立的命运。对象分裂特别运作于妄想—分裂型位态,在其中被分裂的是部分对象。它也出现于抑郁型位态中,但此时被分裂的则是整体对象。
由于对克莱茵学派而言,自我主要是经由内摄对象而构成,因此对象分裂会伴随有一相关的自我分裂,即分裂为“好”自我与“坏”自我。
关于分裂一词,请参考自我分裂条文中的评注。梅兰尼•克莱茵宣称其概念启发自佛洛伊德某些关于主体—对象关系之起源的观点(见:对象;快感—自我;现实—自我)。关于克莱茵对于对象分裂这个基题的贡献,请参阅以下条文“好”对象、“坏”对象;妄想型位态;抑郁型位态。

上一篇:精神分析词汇 44. 依附型对象选择anaclitictype of
下一篇:精神分析 自我分裂splittingof the 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