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心理咨询:恐惧症

晨曦小编 | 点击:164 | 2019-08-16 16:48:45
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
”三只小白兔快乐的捉蝴蝶,忽听湖边传来咕咚一声,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接着又是咕咚一声,它们害怕极了,边跑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奔跑中遇到了狐狸,听说咕咚来了,狐狸也很紧张,跟着一起跑,后来小熊、老虎也跟着一起喊,一起跑......”
 
咕咚是可怕的,这是不明事物带来的感觉。在以往的经验中,没听到过这种声音,超出了认识的范围。这种脱离了现实的感觉就成了恐惧。恐惧直接转变为现实:喊着、跑着。
 
恐惧症,就是不能用现实来填补恐惧的真空,是恐惧直接侵入现实的结果。
 
小兔子,是用奔跑和叫喊的行为化解恐惧。和人恐惧时颤抖、流汗一样,用来抵御恐惧。
 
下面用一个流程来分解这个过程
 
感觉(听到咕咚的声音)----意识(激起恐惧)----思维(展开形式结构)----调用记忆整合(填补内容)(1,2)
 
1.能整合---感觉消失
 
2.不能整合----躯体化、幻觉
 
能整合和不能整合的关键点在哪呢?还是回到故事中寻找答案。
 
”湖中的青蛙拦住了这群吓蒙了的伙伴,问他们谁见到咕咚怪物了,他们都摇头,于是大家觉得回去看看。回到湖边,又听见咕咚一声,原来是木瓜落到水里的声音。”
 
大家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当青蛙开始引导大家反思时,大家就开始从单纯的行为走到思维的层次。恐惧的过程就成了一个对象,而人就借着思维从这个对象中走出来。恐惧的龙卷风虽然还在,但人已经来到了它的外部。
 
从外部来看这个整合,借助大家的力量是一个认同过程。
 
有一个人说当他走在无人的街道上,忽然听到了后面有脚步声,回头什么也没有,心中充满害怕。别人就说:你都看到后面没东西了你怕啥,这人回答,正因为没看到东西,所以才怕。这个人的情绪是真的,他真的害怕----真的害怕和别人不一样,而不是怕鬼神!
 
通过对文化、情节的认同,人才不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才能体会到圈子的温暖。小动物们在恐惧中互相认同,共同的情绪使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彼此消除了恐惧,共在的世界因恐惧的消失使得现实的面貌也就改变了。
 
如果不能取得认同,个人就会被留在自己的世界里,鬼神、幻觉、躯体疾病化就有可乘之机。
 
认同过程是心灵的运作,通过和分裂的对象建立连接,到达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内外世界直接的连接就是象征。象征是一种解码。
 
从内在来看恐惧,意识的本性是分裂整合的运动。像小兔子奔跑一样,既是分裂也是整合。
 
恐惧侵入现实和抵御恐惧是同一个过程。这等于是说,一方面,外部而来的恐惧转化为动作,另一方面,意识用同一个动作抵御恐惧。动作好像成了中介似的,它不仅是两面派,也是自身分裂派。这就是意识的本性。
 
分裂是必然的,整合也是必然的,只不过方式不一样。区别在于普遍的现实还是特殊的现实。
 
对有幻觉的人来说,幻觉是现实的,无论是觉得自己有病,还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对这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实在的现实。和正常人看到太阳一样。过程是一样的、形式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内容的面貌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普遍和特殊的差异。
 
从外部的认同角度容易得出消除恐惧的方法,但方法如何象征的作用于心灵结构仍然未知。如何在心灵和现实之间建立桥梁,为治疗恐惧症开拓道路呢,与弗洛伊德的外在方式不同,拉康用了内在的方式:
 
恐惧直接未经象征或解码直接进入现实,成为幻觉或其它;这个象征或解码的功能来源于父亲介入母子一体的分离和替代过程;这个过程引入了能指,借着这个能指x一切都被象征化;x最终成为终极能指,主体。
 
由于x的存在,恐惧可能是任何事物,所以它是令人恐惧的,同样也是可以克服的。通过给x填上不同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可能。而且始终保留这个可能。咕咚虽然带给动物们害怕,但并不立即给定一个具体事物,而是经历另一个中介x(正常的喊叫和逃跑),动作应主体“无意识”而来,又因“意识到”回收到主体中,这时恐惧抵达了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是实在的,源于自身就是主体的自身等同。
 
小白兔的处理恐惧的方式是经典的,因为恐惧情绪连接的现实是共在的世界。恐怖电影中令人恐惧的因素,实质和咕咚一样,是没有和这个世界的现实连接的情绪作祟,一旦建立连接,恐惧就消失了。
 
治疗恐惧症的关键,就如同弗洛伊德一直努力的,不遗余力的向着原初幻想分析,因为越是接近原初,幻想代表的含义越多,比如阉割。因含义众多,成为一个关键的x,弗洛伊德用它来诠释许多症状。
 
诠释虽然能在恐惧症意识和症状间插入现实,建立更多连接,但更高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能指x(主体),让心灵因更多的可能而拥有自由。

上一篇:空虚到虚无
下一篇:早恋如魔丸